蔡轶:中国为“华为突破美国制裁”噱头“猛下药”
滚动 推荐 大众观点 国际 中国大陆面临美国严格贸易限制的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公司近日发布新手机Mate 60 Pro,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该机最大卖点,是中国自主研发了 7纳米芯片,显示中国成功突破了美国的芯片制裁。
面临美国严格贸易限制的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公司近日发布新手机Mate 60 Pro,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该机最大卖点,是中国自主研发了 7纳米芯片,显示中国成功突破了美国的芯片制裁。
中国媒体高调宣传华为Mate 60 Pro的“腾空出世”足以证明华为突破了美国制裁,并将该机称为中国技术独立的标志。在中国民间,小粉红。们无不为华为这款新手机欢呼叫好,媒体也迎合报道,称“华为Mate 60 Pro在8月底一上市就卖到缺货”、“这部售价7000元人民币的华为新款手机在香港一机难求,被炒至万元港币”。
华为发布新手机迎合主旋律
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8月29日结束四天访华行程之际,华为公司推出新款旗舰产品Mate 60 Pro智能手机,可能并不是巧合,因为美国遏制北京获取先进芯片能力的工作一直是由商务部主导的。
华为Mate 60 Pro的“问世广告”更为“不同凡响”。中国社媒充斥利用雷蒙多为这款华为手机做广告的虚假视频和图片,在被处理过的图片中,雷蒙多拿着新手机,旁边写着“我是雷蒙多,这次我为华为代言”和“华为手机大使雷蒙多”。雷蒙多本人的X账号上,出现海量的讥讽留言,“祝贺”她成为华为手机的品牌大使,以及华为的遥遥领先的广告语。雷蒙多手握大权的形象以及中国对美国限制措施的反感在网上得到了体现,中国电子商务网站上出现了十多家供应商出售背后印有雷蒙多头像的新款手机外壳。央视在抖音上上传的一个嫁接剪辑的虚假视频,也显示了官方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发文称,华为新机发售“足以证明美国的极限施压已经失败”。其在社论中说“无论华为方面出于何种考虑,Mate 60 Pro的发布都被很多中国网友赋予了‘在美国打压之下昂起头来’的更深层次含义。”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其《主播新闻联播》中甚至把这款新手机称为是“争气机”。
据悉,Mate 60 Pro的“捅破天”技术一鸣惊人,其卫星电话是连接大陆的天通一号卫星,目前该卫星已发射三颗,覆盖中国大陆及周边等地区,但是,如果要使用的话,要单独开通相关的电信套餐,一个月200元人民币,并不便宜。
中美科技战将升级
在中国官方的叙事语境中,华为Mate 60 Pro的问世是英勇冲破美帝国主义的技术封锁之举。但在美国看来,则是中国操作超出了美国一直试图实施的技术限制。这款手机被质疑可能至少部分涉及美国技术和零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美国希望获得该款手机构造的更多详细信息。
这款手机发布的一周内,美国和中国官员都发表了许多关于恢复合作与沟通的声明。中国官员要求美国取消对芯片出口的限制。但雷蒙多告诉记者,她在会议上对技术控制采取了强硬立场,称美国不愿意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取消限制或进行妥协。在访问期间,雷蒙多和她的顾问们建立了对话机制,分享有关美国如何实施技术控制的信息。
沙利文也就这一问题表示,拜登政府将继续实施其“小院高墙”的技术限制策略,狭隘地侧重于国家安全关切,而不是更广泛的商业脱钩。
分析人士指,这可能会在美国引发更多关于制裁有效性的争论,并促使美国将更严厉的科技制裁纳入其正在准备的针对中国的竞争法案中。
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国会一个中国问题委员会的负责人迈克·加拉格尔周三在一份声明中呼吁,美国应停止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的所有技术出口。
过去几年,美国一直在稳步加大对向中国,尤其是华为出售先进芯片和制造芯片所需机器的限制,试图阻止中国掌握可能有助于其军事的技术。
在美国一系列制裁和出口管制下,华为只能使用库存芯片推出有限批次的5G手机。美国不仅禁止依赖美国技术的外国芯片制造商向华为出售任何芯片,还切断了华为及其相关伙伴获取芯片制造工具的渠道。因此,从2021年7月开始,华为的P50系列手机甚至被迫退回到了4G技术。
中国科技虚伪的底气
根据中国国内释放的宣传方向,这款新手机搭载的芯片似乎是迄今为止中国本土技术的最先进版本。中国舆论充满了欢呼之声,称这是中国芯片“铸剑归来”。但《华尔街日报》文章指出,华为这款新手机的芯片虽然使用了与7纳米工艺相媲美的技术制造,但并无助于解决中国在市场上面临的挑战。
这款手机的芯片可能是由中国领先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制造,但其技术仍然远远落后于市场领跑者,台积电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更先进的3纳米芯片。而中芯国际在制造这一芯片时可能涉及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生产产出。
文章称,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制裁继续在升级,中国企业不再有机会获得制造半导体的最先进机器,,就连一些较老的制造芯片的机器都难以得到,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以及其更广泛的技术生态系统未来注定会落后于美国及其合作伙伴。
华为开发这款手机并不一定表明中国技术实力的巨大飞跃,同时,也不一定表明美国出口管制的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