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四, 4月 11, 2024
Tuktuk,极速新闻!

陈静:美财长数批中国“产能过剩” 北京政府驳斥“毫无根据”

滚动 推荐 大众观点 国际 中国大陆

耶伦本次六天的访华行程本是想化解经贸领域的中美争端,但在这位政治家的整个访问期间,“中国向全球倾销其高补贴廉价环保技术产品的贸易实践”话题贯穿始终。在与中国官员会晤时,耶伦多次强调“中国产能过剩”话题,她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大规模支持,导致了过度投资,而这一现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员工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本月初抵达中国广州出席中国美国商会的活动,随后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展开两天的双边会谈。耶伦此次中国之行,日程安排相当紧凑。4月7日,耶伦北上与中国总理李强会面,下午到北京大学与学生教授交流,晚上与中国财长蓝佛安会面;4月8日,耶伦会见了中国前副总理刘鹤,以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

综合媒体分析,耶伦本次六天的访华行程本是想化解经贸领域的中美争端,但在这位政治家的整个访问期间,“中国向全球倾销其高补贴廉价环保技术产品的贸易实践”话题贯穿始终。在与中国官员会晤时,耶伦多次强调“中国产能过剩”话题,她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大规模支持,导致了过度投资,而这一现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员工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受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冲击的,并不只是美国,欧盟也在对中国电动车开展反补贴调查。耶伦希望此行能缓解美中关系的紧张趋势,并达成更多共识,因此尽管中方多次转移话题,她仍在通稿中表现的乐观平和。遗憾的是,有观察人士,中国“我行我素”的处事观念由来已久,“想令中国反省并修改错误路线是非常艰难的,一次两次的访问恐难见效”。

耶伦忧中国“低价外销“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低价外销”问题是美国财长本次访华的重点之一,耶伦在抵达广州之前已发出警告说,中国对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和电池等技术的巨额政府补贴,导致过剩的商品涌入全球市场,“扭曲了市场价格”,冲击全球市场,她呼吁美国和中国企业之间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呼吁中国不要再依赖出口支撑经济,而要推行政策提振内需与消费。

耶伦抵达广州后多次强调,美国致力于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但这需要“为美国工人和公司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在我们(美中)分歧的领域进行公开和直接的沟通”,“这包括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和其他国家担心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全球溢出效应”。

可惜面对耶伦直面指出的问题,中国政府选择低调处理。北京宁愿大篇幅制造“耶伦用筷子”、“耶伦选择粤菜”等娱乐热搜话题。不过在4月6日,耶伦与中国总理李强会晤时,再向李强提出了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她坚称,双方可以进行“艰难”对话的能力已让两国关系在过去一年中建立在一个更稳定的基础上。

北京回呛“靠市场”并非补贴

耶伦结束访华行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促请北京正视产能过剩等问题。她说,“十多年前,北京政府的大规模支持,导致低于成本的中国钢铁涌入全球市场,并重创世界各地及美国的工业,我已经明确表示,拜登总统和我不会再接受这样的现实”。

有鉴于耶伦的坚持,中国终于作出正面回应。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再法国巴黎主持欧中资电动汽车企业圆桌会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并不依靠补贴来获得竞争优势,他驳称美欧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毫无根据”,“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依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快速发展,不是依靠补贴取得竞争优势”。

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关注“产能过剩”问题,中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日举行媒体吹风会,并在会上再次否认中国新兴产业领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后他要求各国用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国际市场来看中国的产能,同时搬出市场价值理论驳斥西方对中国产品倾销展开的贸易保护行动。

4月9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重复廖岷的回复,提出要依靠市场解决问题,警告美方不要将产能等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美国或再提对华关税

对于中国的反驳,多名学者表示“意料之中”。有台湾教授表示,耶伦的苦口婆心,即使能打动部分中国官员,也无法改变中国偏离市场的做法,“预计她这次的访华之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过同时有分析人士直言,耶伦虽然多次强调关注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态度并不强硬,“美国不愿在台湾总统更换期间向中国施压,但不代表美国不会准备其他的手段,比如关税”。

拜登和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都一直在谈论阻止就业机会流向中国。《每日邮报》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4%的选民支持特朗普对大多数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的提议,无论产品是否来自中国。几年前,“中国冲击”新闻是关于因为中国进口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损失超过200万个;现在,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中国冲击”的担忧持续迫近,这次会涉及先进制造业工作岗位以及与新兴产业相关工作岗位的流失。

分析人士形容,耶伦在访华时强调,美国的关切并非出于“反华情绪”或“脱钩”愿望,而是出于防止全球经济失调、想与中国建立“健康经济关系”,显然北京与她的想法并不一致,“耶伦这次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看到了痛苦的真相,她不得不承认,如果要保护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需要对华祭出关税”。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