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四, 12月 8,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宋叨:中国疫情措施松动 “登门槛效应”对中国治理有效吗?

滚动 推荐 大众观点 中国大陆

一个月前,中国国务院制定“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国疫情迎来一波反弹。饱受阴晴不定的治理措施折磨的中国人,坚信国家会逐步放开的有之,预言中国将很快回归“清零”政策的有之。12月初,中国“抗疫大臣”孙春兰首度强调病毒致病性减弱,口不提“清零”口号,释放出中国防疫风向转变的信号。中国宣传口径几乎一夜间由坚持“清零”转向“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一个月前,中国国务院制定“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国疫情迎来一波反弹。饱受阴晴不定的治理措施折磨的中国人,坚信国家会逐步放开的有之,预言中国将很快回归“清零”政策的有之。12月初,中国“抗疫大臣”孙春兰首度强调病毒致病性减弱,口不提“清零”口号,释放出中国防疫风向转变的信号。中国宣传口径几乎一夜间由坚持“清零”转向“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12月7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在此前的“二十条”基础上发布进一步防控新冠防疫措施的十条规定,首次明确将强制集中隔离改为具备条件可居家隔离;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等。“摆布”老百姓一年多的“动态清零”似乎被扔进了时代的垃圾桶。

生命不能承受之“大转弯”

尽管如此,松绑后的防控措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正在受时间检验。在中国降低核酸查验要求后,多地一窝蜂撤除核酸检查站,但最新要求中医疗机构、福利院、中小学等特殊场所仍需核酸证明,这就使得未撤除的检测站前大排长龙,民众怨声载道。有上海市民表示,“经过采样点有时间还是检验一下,免得有需要出示时才发现证明过期”。

尽管中国官方未明确表态,但种种迹象已经证明中国正放弃以前坚守的防疫政策,但通过公共舆论宣讲的话语并不能掩盖对于中国当前防疫政策来说致命的两个问题,其一是严重不足的医疗系统以及亟待扩建的重症监护容量;其二是效果不彰的中国制疫苗以及长者及高危人群缺少的疫苗接种率。

《金融时报》称,挡在中国有序退出“清零政策”道路上的,是8500万还没有接受第三针疫苗的60岁以上老人,而未接受疫苗周全保护的80岁以上老人数量达到2100万人。一些人厌恶风险,不信任中国制的防疫产品,一些人则被中国相对较低的病例数诱导,有着虚假的安全感。

本月来自新加坡《柳叶刀》杂志的研究发现,接受3剂中国科兴和国药集团制造的灭活病毒疫苗的人,与接受三剂mRNA疫苗的人相比,患严重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几乎是两倍。那些注射中国疫苗的人住院治疗的可能性也高出50%。中国疫苗的效力比之mRNA疫苗也减弱的更快,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不提高疫苗覆盖率,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然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说,中国“不愿从西方获得更好的疫苗,而是依靠中国的疫苗,这种疫苗在抗击奥秘克戎方面不如西方的疫苗那么有效”。一位美国官员表示,“中国此时会给西方疫苗开绿灯似乎相当牵强,这是一个关乎民族自豪感的问题,如果他们走这条路,他们将不得不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经济学人》本月初的文章描述了疫情反扑的恐怖景象,文章称,“如果任由新冠肆意蔓延,中国96%的人口最终将感染,一个月后新感染者会达到4500万人的高峰,在不缺少ICU的情况下,死亡人数将达到68万……真正的死亡人数实际会高得多,它可以通过广泛使用抗病毒药物来减少,而中国的库存程度是未知的”。

中国民众显然明白这一点,核酸亭、药店门前排长队已成常态。随着人们争先恐后地屯药,单盒连花清瘟(一种备受中共推崇的新冠‘特效药’)由30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涨到102元一盒。

政策转型与经济衰落的赛车道

对于核酸检测机构来说,中国常态化核酸检测大幅撤退,使该行业面临显著萎缩风险。这也使检测机构原本的缺陷暴露出来。有报道指出,像兰卫医学、华大基因等15家主要核酸公司,今年3季度以来,总营收达877亿人民币(约合126亿美元),但应收账款却增加了7成,达440亿元(63亿美元)。兰卫医学3季报显示,经营性现金流为负2.44亿元(3千5百万美元),按年减少366.1%。

这说明相关企业的负担在增加,凯普生物指出,“欠款方主要是政府和医院,风险比较低”。

政府的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分税制下,地方税收归集到中央使地方收支缺口巨大,地方政府进行债务融资的口子大开,区域间官员为了升迁相互竞争,自然会倾向更多债务融资,采用地方赤字财政的方式进行投资,地方政府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不断膨胀的债务。

截至今年底,作为稳增长重要政策工具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攀升,债务余额突破了20万亿人民币(约3亿美元)大关,作为偿债收入重要来源的土地出让收入却出现明显下滑。今年1~7月累计,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不到2.83万亿人民币(约4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7%;而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和土地增值税也大幅下降,政府财政收支压力的矛盾进一步加大。

中国城市化水平早已达到了60%以上,大部分有条件的人基本已买房了。目前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多平方米,此外还有大量正在施工的住房,按人均算即使未来不再建房,也已经接近饱和。而去年底房价开始下降,这对购房者的资产以及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将是严重打击。

中国的防疫政策按照怎样的步骤转向,是需要经过不断审慎研究、改进的问题,但绝对不是“大转弯”能解决的。积弊已久的地方财政亏空及土地财政、房地产“流动性陷阱”正在掏空国本的道路上,与中国亟待完善的防疫政策调整以及相关稳经济措施赛跑。

上月底,中国国家统计局及《财经杂志》分别公布了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中国的数值接近50%的临界点。《财经杂志》指出,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出口依赖型经济体,以及越南等新兴国家的制造业活动也出现萎缩。台湾11月份的PMI也远远低于50的分水岭。报告指出中国的“清零政策”扰乱了国际供应链,亚洲各地普遍受到中国的拖累。

这对重度依赖国际供应链的国家来说,不啻是一个惨重的教训。美国财经网站《CNBC》月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订单大减4成,导致货运商要停航或暂停服务来平衡供需。供应链研究公司 Project44表示,自2022年夏季尾开始,由中国往美国的货柜船运载量,从历史高峰显著下降,在8至11月期间的跌幅达21%。

龙华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赖荣伟就此指出,美国从欧洲进口的商品超过了中国,呈现了国际都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性。即使德国总理早前访中是为了经济目的,但也只是短时期不得不为的经济交往,减少对中国依赖思维仍是主轴。

如何保持永远“正确”

在“新十条”出台前一天,中国居民还在经历着不同地方防疫政策的反复无常。截至6日,中国近50个城市放宽核酸筛查,合肥却遭遇了“出门检”,包括机场、火车站、各类道口、水运码头等入口强化“落地检”、“跟踪检”等措施;重庆市也有众多居民“被红码”;广州周边地区,也仍有严厉的管控措施。

地方疫情实际情况、地方防疫政策与中央防疫方针交织起的矛盾迷局扰乱着国民的认知,而官方的面貌却永远是那么“正确”、“伟大”。

4日,中国共青团中央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开头提到“前几天,线上线下比较集中地出现了对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通过及时沟通、完善改进,事情本已平息”。这句话被《华尔街日报》解读为中国政府首次承认自己的防疫政策存在缺陷。然而,文章接下来却是通篇批驳西方对中国的“偏见”,言辞戏谑地说,“真是搞笑,美国的政治工作者不关心发生在美国的‘美丽风景线’,中国人自己的家事关美何事?”吊诡的是,正是中国官媒热衷于在疫情初期大量报道美国疫情及死亡人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还数次针对美国防疫政策发言,批评美国政客“根本不在乎生命”。

文章信誓旦旦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不认为西方的街头抗议会有太大作用,更不认为它代表政治参与的优越。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得到人民支持,主要是它的实践成果有强大说服力,而且有几千年文化传统造就的社会心理基础”。

言辞间毫不在意长期的疫情封控给中国民众带来的不便及次生灾害。中国疫情封控转向后,官方口径中,那些民生灾害似乎一笔勾销了。以《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为例,11月20日他还在微博中写道,“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国决不会那样做”,12月2日,其口径却成为“我知道病毒传播是真的阻挡不住了,我们继续搞大规模封控产生不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中国官媒的翻覆效果更令人齿冷,例如11月初,《人民网》国际频道刊文《国际观察:“长期新冠”后遗症困扰美国等国家》,一个月后,《人民日报》却发表社论《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这些报道背后是依循科学的疫情解读吗?不,它们只是配合官方政策的宣传工具。

很难确定,中国目前的防控松动是否是因为听到了民众的呼声,因为中国政策伴有太多“不确定性”。疫情政策放松之后,中国还要面对疫情反扑、经济阵痛及国际社会不信任加剧等恶劣情况,这对中国民众而言,又将是一场灾难。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